学术圈的13出经典乌龙事件

0
373K沸点超导体

今年3月7日,预印本文献库arXiv挂出了一篇令人震惊的文章,号称发现了超过373K的超导体,也就是说超过了水的沸点。文章称其选择的各种样品实现了这些状态:超导转变温度突破了387K;抗磁性转变温度达242K;磁响应率直到350K仍然为负;4.2K温度下12T磁场且电流60A情况下,仍存在超导现象;300K温度下的超导带材测试最大电流达3000A……鉴于作者正在申请专利,具体细节尚不予公布。

640

作者Ivan Zahariev Kostaninov的署名机构为Private Research Institute,自己还整了个网站,很多人看了都觉得好笑,不知是他杜撰的还是真有这么个地方。就此事来讲,大概多数人觉得不太靠谱,认为这就是位高级民科。也有人看过文章,表示这样系统全面的实验分析并不简单,该测的重要属性也都进行了测试,好歹人家也是发过PRL的……

真也罢假也罢,这样的故事还是让人眼前一亮的。让我们坐看他的专利申请有没有后文吧。

来自微波炉的射电信号

在微波炉中给咖啡反复加热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而在射电望远镜附近急不可耐地把咖啡提前从微波炉里取出来则更不明智。叮!轻轻一拧,取出咖啡,神秘而短暂的射电信号就这么放了出来。

640

多少年来,天文学家一直迷恋着那些短暂爆发的无线电波——它们很可能来自外太空。2015年1月,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的Emily Petroff等人称观测到了由宇宙快速射电暴引发的无线电波。博士生Petroff品着咖啡表示,“这太令人兴奋了,我们一直在等待一个奇迹的出现。去年3月,我们组建了一个实时观测小组,希望能够即时捕捉到这种无线电波,结果证明我们的努力并没有白费……”

时隔三个月,他们发表了最新跟进,确认先前观测到的奇妙无线电信号其实来自帕克斯天文台里的微波炉。Petroff和同事发现,只要他们在定时器到时前提前手动关闭并开门,就能制造出想要的短暂信号。原因很简单,微波炉的磁控管尚未及时熄灭,导致无线电波会泄露出来。

超光速中微子

2011年9月23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CERN) 召开了一次研讨会,会上来自意大利的OPERA项目组正式宣布了他们的重大发现:中微子的运动速度突破了光速!该项目组从CERN发射中微子束,并在意大利格兰萨索 (GranSasso) 实验室接收。实验显示,在这约730公里的路程上,中微子率先抵达终点,比光速提前了60纳秒 (1纳秒等于十亿分之一秒)。换言之,中微子的运动速度比光速快约0.0025%,即每秒钟比光多跑出近7495米。果真如此,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可就受到了挑战,整个物理学理论体系或许也要重建。

640

然而遗憾的是,经过反复查证以及对比其他团队的检验,OPERA团队最终确认实验有误,中微子速度的误差很可能是连接GPS接收器和电脑之间的光缆松动造成的。这实在令人大跌眼镜,团队核心人物也引咎辞职。如今,这件事已经演变成为一个笑话。

 麻疹疫苗将导致自闭症

1998年,关于疫苗的争议性文章出现。英国研究人员安德鲁·韦克菲尔德 (Andrew Wakefield) 在《柳叶刀》发表了一篇论文,指出麻疹疫苗将导致自闭症。此后,这篇文章被发现造假,而韦克菲尔德也得到了疫苗生产商反对者的资助。

640

尽管真相披露,但损失已经造成。在英国,疫苗接种率从92%下降到80%;美国很多父母不再为孩子注射麻腮风疫苗,导致发病率明显增加。这也催生了反疫苗运动 (Anti-Vaxxer) 在美国再次兴起。

冷核聚变实验

冷核聚变是指在相对低温 (甚至常温) 下进行的核聚变反应。这是针对自然界已知存在的热核聚变而提出的一种概念性‘假设’。若实现,可极大的降低反应要求及成本,同时也使聚核反应更安全。

0

1989年3月23日,美国犹他大学的彭斯和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的弗莱西曼举行新闻发布会,宣称在实验室的小型装置上,用钯作阴极电解重水,实现了常温常压下的“冷核聚变”,引起轰动。但是,世界各地1000多个实验室始终没有人成功地重复出彭斯和弗莱什曼的实验结果,最终否定了这一成果。他们俩的故事也就成了科学界几乎人人皆知的反面教材。

韩国黄禹锡干细胞研究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韩国黄禹锡和他的合作者分别于2004年3月和2005年5月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两篇文章,声称培育出第一个人类克隆胚胎和与患者遗传特征匹配的干细胞系。这些工作被誉为“突破性成就”,有望让人们深入认识遗传性疾病,并创建出与患者匹配的替代组织。黄禹锡也因此成为超级明星、国宝级人物,比摇滚歌星还炙手可热。

0

然而,2005年12月23日,韩国首尔大学调查委员会宣布,黄禹锡2005年发表于《科学》杂志上的论文数据属于故意伪造,在干细胞照片和DNA指纹上做了手脚。这些细胞既不独特,也不是来自患者身上,是从受精胚胎上提取的。黄禹锡因此被开除并判刑。

日本小保方晴子干细胞研究

日本小保方晴子及其团队在2014年1月30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宣称成功培育出能分化成多种细胞的新型“万能细胞”,并将其命名为STAP细胞。此前,科学界认为动物细胞无法单纯靠外界刺激转变成多能细胞。小保方晴子的新细胞颠覆了传统看法,而她也一度被称为“学术女神”。

0

但是,多名研究人员随后指出该论文存在诸多疑点。理化学研究所在2014年4月发表调查报告,宣布STAP细胞论文存在“捏造”和“篡改”。该论文在7月份被《自然》杂志撤稿。随着丑闻的发酵,小保方晴子的导师兼论文合著者、著名干细胞科学家笹井芳树自缢身亡,而其所在的日本理化所所长、诺贝尔奖得主野依良治也不得不辞职。

贝尔实验室明星科学家舍恩

美国贝尔实验室是举世闻名的科研重镇,涌现过许多诺贝尔奖得主。2001年,这个实验室再次出现一名超级巨星,年仅31岁的物理学家舍恩简直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在短短几年间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研究成果,涉及国际科学界最热门的领域 – 超导体、分子电子学和分子晶体,成果不断在《科学》和《自然》等顶尖期刊上发表。其中一篇论文宣称制造出世界上最小的纳米晶体管,被美国《科学》杂志列为当年世界科技突破之首。

0

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按惯例试图重复舍恩等的实验时,无一成功,因而开始怀疑其研究成果的有效性。一个独立审查委员会于2002年9月24日向美国贝尔实验室递交报告,断定舍恩确实曾伪造、虚构实验数据。舍恩随后被贝尔实验室开除。这是贝尔实验室成立77年以来首次发现研究造假事件。

既是运动员,又做裁判员

伪造论文还需要经过同行评审这一关,更离奇的是有人伪造评审人,自己审自己论文发表,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演出学术界的左右互搏的好戏。

0

2014年,SAGE出版社旗下的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Control宣布,一下子撤稿60篇,轰动了学术界。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原来,大多数杂志都要求作者投稿时,推荐几名审稿人供编辑挑选。而台湾屏东教育大学的陈震远,则利用这一制度,伪造了130名审稿人身份,使得自己投稿的文章最终回到自己手上受审。记录显示,有些审稿意见竟然在邀请审稿后几分钟内提交。丑闻败露后,陈震远不得不从屏东教育大学辞职,而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Control的主编Ali H. Nayfeh也宣布辞职以示负责。事件最后波及到时任台“教育部长”蒋伟宁。蒋不得不辞去部长职务并被台“科技部”停权一年,因为其是5篇撤稿文章的共同作者。

无独有偶,这样的事情并非第一次发生,似乎也不是最后一次。早在2012年,韩国文亨尹就耍过同样的花样,败露后一下子被撤稿35篇。而这两天,又有中国38家医院的41篇论文被BioMed Central以同行评议程序问题撤稿。显然,从作者到编辑,从科研院所到出版社,我们必须正视同行评议中的问题了。

计算机生成假论文

排名第6的丑闻也和MIT有关。2005年,MIT三个研究生写了一个计算机软件,通过程序自动生成假的学术论文,可以以假乱真。当他们恶作剧地把这些论文投给学术会议的时候,居然很快都被接受。显然,同行评议的论文审稿存在很大的问题。

0

这件事情虽然被披露出来,可是却没有到此为止。这几个学生后来公布了他们的SCIgen程序供人免费下载。不可思议的是,还真有人不断通过这些程序生成论文发表,有些甚至进入主流杂志。例如2014年,Nature调查就发现,有16篇计算机生成论文发表在德国Springer旗下刊物,更有100多篇出现在IEEE旗下系列杂志。这是两家高度权威久负盛名的学术出版机构,因而引发了业界对于同行评议的深刻反思和改革。

Baltimore 案件

David Baltimore是美国著名生物学家,年仅37岁就获得诺贝尔奖,曾经担任过洛克菲勒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的校长。然而真正让他世人皆知的,是著名的Baltimore案件。

0

1986年,还在MIT做生物学教授的Baltimore与同事 Thereza Imanishi-Kari 合作在Cell发表一篇论文。这篇论文很快被Thereza Imanishi-Kari的博士后指控造假,但Baltimore拒绝承认,并坚决捍卫Thereza Imanishi-Kari。美国NIH乃至国会随即展开调查,并在1991年公布结果,指控Thereza Imanishi-Kari伪造数据。该报告在发布前被泄露,Baltimore因此撤回Cell文章并道歉,还不得不辞去洛克菲勒大学校长的职务。不过调查也证明Baltimore是清白的,他也在不久之后出任加州理工大学校长。1999年,Baltimore被授予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National Medal of Science)。

HIV病毒的发现

艾滋病是1981年首次在临床诊断中被发现的。1983年,美国Robert Gallo和法国Luc Montagnier领导的两个研究小组都宣称成功提取艾滋病毒,论文也同时发表在同一期的Science杂志上。结果显示,两个团队所分离的是同一种病毒,但谁是首先发现者却难以定论。这背后不仅仅是科学荣誉,也涉及到巨大的商业利益。

0

2008年,Montagnier和他的同事Francoise Barre-Sinoussi因为发现HIV病毒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奖,而Robert Gallo却榜上无名,引起巨大的争议。对此,Gallo发表声明说很失望,而Montagnier则说自己对Gallo没有得奖深感意外。最后美法两国政府经过艰难的谈判,承认Gallo和Montagnier是HIV病毒的共同发现者,由两国共同分享其商业利益。这在一定程度上平息了这一争议,而Gallo则永远和诺贝尔奖插肩而过。不过Gallo绝无仅有的两次获得Lasker奖,其中一个就是表彰他在HIV病毒方面的卓越贡献。

文章来源于中科院物理所
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看更多物理竞赛干货
复制   wulijingsai   微信公众号搜索关注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