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李嘉镛,北师大实验中学学生,在高二时已进入北京队,代表北京队参加3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获得银牌。
今天是11月11日(小编语:此文是光棍节那天写的,咿~为什么光棍节那天会抽出时间来写这个呢?嗯~你懂的…^_^),是我们学校期中考试的最后一天。对我来讲,这意味着明天,我就要正常上学了(因为竞赛,一直停课)。就在我在我们学校竞赛实验室一个人蛋疼的时候,俏哥在微信上跟我说“决赛完了~写点感想呗~”。我平时对写作文十分反感,但既然是对物竞的感想,写一写也没什么不可以。
我身处北师大实验中学,我们学校现在除了数学竞赛成绩不错之外,其他竞赛离强校差距很大。在遥远的2002年之前,由于存在一个叫“全国理科班”的从全国招生的开挂存在,我们学校几乎每年都有五大联赛的国际金牌出现。02年之后,我们学校就此没落,除了比我大7年的于乾和一位更早的学长获得了两块物理国际金牌之外,没什么特别拿的出手的成绩。
我初中的时候并没有像大多数人一样提前在外面学习高中物理,更不要说物竞了(不像人大附的“天才小朋友”wjx同学)。我正式接触高中物理是在高一开学前,一个叫“理科夏令营”的地方,这其实是我们学校为了选拔竞赛班而设立的,会提前讲一些数理化的竞赛内容。当时我们班的物理是王新房老师教,他是于乾当年的教练,讲课非常风趣幽默,经常出一些非常难的竞赛题给我们思考。虽然现在看来那些题都是一些很基础的题,但这让我觉得物理竞赛十分有趣并下定决心要学物竞。
刚上高中,我听说有个叫蔡子星的老师非常厉害(膜),而且一起学物理竞赛的很多同学都在上他的课,就毫不犹豫的联系了他,并顺利进入高一CPHO预备队学习。
第一节课,我由于是新人,只敢坐在后排。快上课的时候,见到一个西装革履的年轻老师走入教室,听同学说,这就是蔡老师。蔡老师这样的上课方法我从未见过:在iPad上写笔记,然后投到黑板上。我当时算是第一次见到正经的物理竞赛了,感觉虽然很多东西都听不懂,但是好有趣,好厉害的样子。于是就跟着蔡老师一直学了下来。
后来就是每天刷题,然后上学校和蔡神的竞赛课。开始刷题之后,我才知道自己的水平有多低,很多时候感觉智商根本不够用。直到现在我一直觉得我智商是硬伤……
不知不觉高一就这么结束了,来到了高二前的暑假,这个暑假我们及我们上一届的学长们不是上课就是在实验室里自习(虽然我总是心不在焉,效率也不高),然后定期模考(考得也不太好)。
然后就到了上场的时候了。先是考预赛,然后是复赛。要知道模考的时候我的理论一般到不了省一线减30(实验)分,没想到我理论这次竟然很高,有进省队的希望。然后实验又考的不错,竟然还是省队的基本名额……现在想来可能就是运气好的缘故吧,我的水平并没有那么高。
一个月后,去湖南参加决赛。怎么说呢……不好不坏吧,银牌。虽然有些遗憾,但只能说水平不够(还有人大附三个高二国集太恐怖了……),被各路大神碾压之后,小小的伤感肯定还是有的……
四中的大韩神曾经总结道(此处也应该膜一下大小韩神)“要在数学或物理竞赛取得优异成绩,需要什么条件呢?我想,首先还是学生自己的天分、勤奋和激情吧,其次是碰到好的竞赛辅导老师吧,第三是有利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吧,第四是合理的学习训练规划吧,第五是临场心态和运气吧。”
可能是我不够勤奋,天分不如他们,可能是我临场心态不好,运气不佳……但是已经考完了,说这些也没有什么意义。有一位老师曾经说过(忘了是蔡神还是我们班主任王老师了),影响考试的因素很多,但那些只能影响到水平还不够或者在边缘的人,真正的高手是不会受到这些因素影响的。所以只能说我too young too simple。
反正还有一年……O(∩_∩)O~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看更多物理竞赛干货
复制 wulijingsai 微信公众号搜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