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2分之差落选,高一218分圆梦省队!物竞牛娃是这样炼成的

0

2018年9月,我初三,参加了人生中第一次高联,考完后估分204,我信心满满地以为自己能够进入省队,没想到却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以2分之差落选省队。

在第二年也就是高一的联赛中,终于圆梦了,以一个还不错的成绩进入了省队,并拿到金牌入选国​集​。

考联赛之前,我在想如果高二未能进队,那么剩下的时间就应该以准备高考为主,不能把希望押在高三的最后一次机会上。因此高二时的高联应该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虽然我当时刚刚升入高一,但我绝不能让自己在高二时面对此种绝境。于是,就高一的这一次高联而言,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一场生死战。

考试地点和去年相同,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考前,我跟随人流走进大楼,走进考场,尽力让自己摆脱紧张的情绪。考场里有不少认识的人,他们大多也都面露不安的神色,静候着考试开始。

8:00,战斗开始了。我很快进入了状态,在前15分钟做完了7道填空,剩下一道填空题没有好思路,决定先看后面的题。面对解答题,我延续了火热的手感,先快速解决了三角函数题(第9题),随后用了一种稍巧妙的方法解决了解析几何(第10题)。

这时,我看了一眼手表,8:40。全卷只剩下一道填空题与一道解答题。

细算一下,如果之前做的题目全对,我将已经获得92分。

想到这里,我的心态平稳了许多。我不再着急,而是开始仔细思考最后一道解答题。一开始我把答案猜错,在错误的道路上浪费了一些时间,但幸亏余下的时间足够多,我最终走对了方向并在收卷前1分钟写完了过程。剩下一道填空题就来不及看了。

9:20,铃响。当时,我估测自己的一试得分应为100+。不过我仍然感到很紧张,因为二试对最终成绩也很重要。

9:40,一场更艰难的战斗开始了。几何放在第1题,不是很难,我在10分钟内做完并写完了过程。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似乎这场考试是个例外。写完几何题以后,我突然陷入苦战,逐一尝试剩下的三道题却没有什么进展。时间很快过去了,到10:30,我的答题纸上仍然只有一道题的过程。几何题为我创造的时间优势似乎已经完全被消除。

我调整了一下心情。为了打破瓶颈,我还是决定从看上去相对简单的代数题出发,静下心来思考。当我想到配方的那一刻,这道题已经输了。配方之后利用基本的离散量不等式进行放缩,很快便能解决。我迅速地在答题纸上写下过程, 可是过程太长,耗费了我大量的时间。

11:30。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为了保证进入省队,我还需再做对一道题。在最后的一个小时内,比较合理的策略应为:选取3、4题中的一道并猛攻。我立刻作出判断:把时间全部放在N3上。

随后,我动用全身的知识,使用全部的脑力,投入1000%的热情,只为解出这一道题目。在大考的关键时刻,我总能把题目视为自己的敌人,而且会拼尽全力去干掉它。

从分析三项相等条件的用法,到推导数列在mod m意义下的性质,再到判断结论中不等式与整除的联系,我逐渐地冲破了题目的多重防线,在黑暗中杀出一条血路,最终以一个曲折的解法收获了一场胜利。我在答题纸上从容地写下第3题的解法,同时感到内心的压力全部释放出来了。12:10。最后的20分钟,我面对难度极大的C4,仍然没有一点可靠的思路,不过已经不影响大局了。

12:30,铃响,收卷。出考场时,我估测自己的得分为104+130=234。

我本以为自己肯定能省队了,直到阅读官方解答时,才发现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一试第9题的标准答案竟然和我算的不一样!

我仔细一看,原来是我把条件看错了。当时还是太着急了,导致本应是命题组送给我的16分被我白送回去了。

那么我的一试只有88分了,这绝对算不上一个高分。此外,二试第三题似乎也没有那么难,有较为简​捷​的做法,很可能会有不少人二试得到130。

第二天返校之后,我得知大家普遍考得不错,同年级有9人估分200+。各种消息都表明分数线很可能会上涨,甚至有可能达到210。

过了一个月,我终于等来了中国数学会的消息。北京队分数线大约是205,我以大约13分的优势入选省队。

我的联赛经历就到此为止了,下次为大家带来我的两次CMO经历。

本文首发于公主号“数学联赛”,如想关注更多数​竞​资讯可关注公主号或者在质心数学竞赛网查看~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看更多物理竞赛干货
复制   wulijingsai   微信公众号搜索关注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