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缘巧合被绝顶高手收为弟子的毕嘉川

0
那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那个异彩纷呈的时代,于我们而言,终究意味着什么?机缘巧合被绝顶高手收为弟子的毕嘉川,他想要说些什么呢?且行且看。
我记得第一次上蔡老师的课,他对我们说的第一句话是:“今天是个好日子。”
在那个只有小说《双城记》,没有电影《小时代》的日子里,我忽然想起一个耳熟能详的开头: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
所以我想今天,那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那个异彩纷呈的时代,于我们而言,终究,全部落幕。
或许,穿过时光的罅隙,当时的我一定会嘲笑自己现在的执着,而现在的自己也能够回敬一句不留遗憾。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用以描述物理竞赛于我,应该再适合不过。
真要说些什么,反而无从说起。这两年半以来发生的事情,遇到的人,实在太多太多,用任何一条线索写来都难免偏颇。大抵就像算过的题,解过之后以为绝妙,可若是想复述一遍妙在何处,千言百语难及其万一。如果说我和其他的竞赛党有所不同的话,那就是在竞赛过程中,其余大多数人所在的学校都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而我的竞赛旅程似乎一直隔离在正常的校园生活之外。这里并没有黑我们学校的意思,只是单纯的想说,这一路走下来,我好像上了两次高中一样,而且其中一次的“高考”已经有幸结束,我也获得了一个既如愿以偿又差强人意的成绩。在这样的过程中,我在工作日于北京二中上课,六日的时候和来自各个学校的学生一同学习,而寒暑假便将次序颠倒过来。由此,我获得了两拨完全不同的“同学”,参加着大相径庭的“考试”,我在两种生活中不住的穿行着,直到今天,与其中一种作最后的诀别。
有人说: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那么把三年活成六年的我,应该也算没有遗憾了。
这么说并不代表我没有了未来,我只是单纯的想把这里的篇幅都用于缅怀而非展望。
最初学习物理竞赛的日子是2012年6月28日,也就是中考结束之后的第一天,现在那封CPHO预备队的通过邮件还静静的躺在我的邮箱里。之前的初三虽然也提前学习过高中的力学知识,看了一点程书,拿到了初中应用物理北京16名,算是不错的成绩,但是这个比赛实在太过鸡肋,不提也罢。签约二中之后,偶然看到了蔡子星CPHO队的选拔考试开卷题目,便兴致勃勃的写了解答。那时连最简单的运动学知识也用的似是而非,但是那种绞尽脑汁,做实验,耍无赖,无论怎样都要把问题攻克的感觉深深的刻在脑海里。后来的后来,我掌握了光行差问题的所有推论以及相对论情景,却总会提醒自己,还有没有当时那种纯洁的心境呢?
当时,预备队的选拔结果迟迟不来,我只好预先报名了巨人的竞赛课,想着蔡子星那边若不是顶级班次,也没有什么上的必要。后来邮件到了,巨人的课就被退了,换成了蔡子星老师的课。那个时候他还不是吧主,在圈内也没有那么闻名,日后大有名气的六套模拟,兔子系列,也正是创作于那个暑假。后来我想,第一次就邂逅了蔡老师,真的是撞缘。没想到,武侠小说中那种机缘巧合被绝顶高手收为弟子的狗血桥段,居然在自己身上就这么发生了。
高一上的课程是幸福的,那个时候真的如同初入江湖的小虾米,对圈子里的事情一无所知。北京二中并没有什么太多的传承,竞赛学习方面只能依靠自己,而那些自己颇感兴趣的高手轶闻则无从得知了,更不要说结交到什么学长大神。除了别人,我对自己的实力定位更是无甚想法,只记得开学写目标,自己随随便便写了个省一,还被代理班主任杨老师夸什么“有志气”。
还有必须一提的是,从高一上开始,我被蔡老师允许旁听高二的竞赛课,于是认识了几位上一届的学长,如首师的王华,八中的牛建耕,不过他们两位志在数学,物理不过是搞搞副业,不过那时我也涉猎数学竞赛,于是相谈甚欢。同时,这种“设定”对开阔我的眼界,激发兴趣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为这个契机,我没有被高一时候偏难的内容吓倒,反而逆流而上,拼尽全力去理解高二的竞赛课程,也就是一些普物中的内容。有时候自己虽然没有全部明白,但是却对这种做法的精神,或者说风骨,有了一个深刻的认知,那种天外飞仙的想法一次次震撼了我的心灵,而这些是高一的课程无法带给我的。后来我之所以能坚持下来,不是因为学过了这些方法,而是见识到了物理竞赛背后的无限可能。
当然,负面影响是难免好高骛远,做题的水平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高。
这时高一的课已经经历了一些时间,同届之人也纷纷开始互相交流。和我关系比较好的主要是人大附中的周浩鹏和景一馨同学,因为他们也旁听高二课程,前者同为高一,后者是人大副的早培班,年龄小的成谜的妹子,我直到现在也不知道她应该上几年级。此外,还认识了日后北京队的金牌大神,来自清华副中的路裕昆大神,以及被无数人誉为天才的“小孩子”王竞先。后来还在高二课上偶尔见过我们这一辈的翘楚,十一学校的刘蕴超,不过可能是水平低他太多,并没有太多交流…
现在想来,当年无数熟悉的名字,已经是赫赫有名的北京队,或者是下一届抑或再下一届的领军人物,难免唏嘘一番。说到书,高一时候略为懒散,有或者是因为兼搞数学的缘故,上一学期完成了程书力学篇,部分范小辉白皮,就没有其它了。
进入寒假,消息闭塞的我自然不知道泛珠是什么能不能吃之类的问题,就跟着蔡子星老师学习竞赛的光学,热学,完成了小绿皮上这部分的内容。至此,我的学习和刷书进度完全是跟随着蔡老师的课程的,数量不多,也谈不上有多认真。有传承的学校大概也是跟着学校进度,此时主要是观察自己是否适应竞赛,并为下学期力竞作好准备。
好吧,谈到力学竞赛,这是一个个大多数普通人趋之若鹜大神们嗤之以鼻的比赛。在力学竞赛的赛场上,高考党羽翻大神的戏码届届上演,估计参加过两届的人就见怪不怪了。可惜我却并没有那么多的经验,一来对于自己的实力估计过高,二来严重缺乏心理素质以及必要的状态调整,自然免不了经历一番滑铁卢。现在回过来看当时的题目,固然有些题目出得不好,但是考砸主要是自己的问题,最终只抢得了一个一等奖50多名收场。在赛前,我还找过教室,给学校里没有基础的同学讲过一点竞赛辅导课,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图样乃衣服。不过,讲课的感觉也不错,现在也很感谢当时的班里同学来捧场,那个时候可能太希望自己的两个圈子能有所交集,忽悠一两个战友一起送死也是不错的……
作为过来人,对力学竞赛的想法是:如果考的好,说明你不仅适合物理,也适合物理竞赛,喜欢的话可以继续学下去;如果考的不好,别灰心,有个力学竞赛考的比我还差的人最后也拿了金牌进了集训队……毫无影响……
作为过来人,对力学竞赛的想法是:如果考的好,说明你不仅适合物理,也适合物理竞赛,喜欢的话可以继续学下去;如果考的不好,别灰心,有个力学竞赛考的比我还差的人最后也拿了金牌进了集训队……毫无影响……
而作为体制外的存在,就我个人而言,是得益于同样在体制之外的蔡老师。可以说,没有著名的“银牌教练”,我绝不会有今日的一点点微末成就。
高一下学期,蔡老师开始主体讲授电磁学。仍记得蔡老师对我们说:大多数名校竞赛班都是这么快的进度…后来我问了问,起码北京,四中人大副哪个讲这么快啊…除非是提前一年。毕竟其它学校都是自己有课,出来上课也就随意听听,而我主要,或者说只听蔡老师的课。不过后来想想,这个速度的确很科学,正好赶得上高二的第一次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就接受能力上讲,反正我是接受了,而且是高一高二一起听并且接受了…
经历了力学竞赛的失败,我也算跌跌撞撞的入了物理竞赛这个坑。在自己的学校里,大家都觉得我物理很不错,但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不聪明,没有什么天赋,学的也不早,还身处弱校,校内300年来没出过省队,日后注定不会有太大的成就。但是一番踌躇之后,我发现自己终究没有可以退出的理由,因为“不学竞赛你去干什么呢?”。
那时的自己,还是高二大拿口中的“年轻一届”,未来还有无限的未知。而自己也感觉到,我们总会成为下一届的“前辈”。
那些在中鼎大厦飘着流光的日子,终究会去而不返。来不及思考如何自处我们,就这样在新知识的日渐稀少中渐行渐远。
第一次的轮回终点即将临近,我们,将会收获怎样的结局?…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看更多物理竞赛干货
复制   wulijingsai   微信公众号搜索关注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