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些高一就进省队的同学,他们也一定是天赋和努力都具备的,本篇文章也将从大家关心的几个方面来分析他们成功的原因。
但是杨天骅的成功并不是得益于他的早学,那时候他的初中课内都还没学完,在班内成绩处于中等水平,这样的基础在当时看来,并不会让人觉得他能够得到今天的成绩,但后面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进了省队,并拿到了世界第一。
他在赛后也表示自己并不是一个“天赋型”选手,而是“励志型”,他付出的努力绝对超过天赋所带来的优势。
所以,有时候时间并不是影响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付出尽可能的努力才是我们最该关注的。
既然看的内容都相差无几,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这么大?那是因为你没有掌握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也没有理解物竞体系中更深层次的原理。
就像有的人背书背了一遍记住了,到后来就忘了,但有的人用联想的方法背书,好几年都忘不掉,这两者的差别就在于一个是记住了和一个是理解了。
物理也是如此,一旦从杂乱无章的学习中变成拥有自成一套的学习方法之后,学习效率就会像手机信号从3G变成4G一样,有一个质的飞跃。
此外,通常他们还会遵循一个原则:上一个知识点没学扎实,绝对不碰下一个。
这一点是目前很多人所缺乏的,有的同学总是想着多看点书,多刷点题,不把时间放在弄懂一个知识点上。贪多贪难贪快并不是捷径,就算你天赋不错,也够“努力”,但最终成功只会离你越来越远。
举个杨天骅同学的例子,他曾说过:“每个人每天都是24个小时,不会多也不会少,但这些时间怎么利用,就会产生很大的区别。像我就会提前把每一天要做的事情列出来,然后把这些事情精确到几点几分做安排到一天中去。”
能做到把每分每秒都极限运用的人,成功对他来说只是时间问题。
如果你能摒弃“好累啊,等会儿再做吧”、“这个好麻烦,明天再看吧”、“作业好多,明天再赶吧”的各种拖延症,实现今日事今日毕,那你和省队的距离几乎就只有一步之遥。
除此之外,还需要利用好碎片化的时间。比如早上坐车去学校的时间,吃饭排队的时间,课间时间等等,这样的几分钟、十几分钟,平时很容易被我们忽略,但如果把它利用起来,日积月累,最后收获的就是成倍的知识量。比如在课间背几个公式,长期坚持下来,几乎就能把所有物理竞赛的公式都背下来了。
最后,还需要长期把计划制定执行下去,不要只做一周,两周或者一个月,有的人在每一次的开学就对自己说“我要给自己制定计划了”,最后考完又玩去了,把计划抛之脑后,这只能让自己看起来很努力,多一些心理安慰而已。
质心姐姐心目中的男神白岩松老师曾经说过:“越自律,越自由。”一个人一旦拥有了自律,就等于拥有了世界,我们要学会把优秀当作一种习惯。
愿我们的努力能够配得上我们的梦想。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看更多物理竞赛干货
复制 wulijingsai 微信公众号搜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