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本文作者为上海中学的郭雨尘同学,他曾入选第35届国家集训队,最后保送清华,就读于清华数理基科班
大家好,我是来自上海市上海中学的郭雨尘。明明身上锅一堆,却依然被质心姐姐抓来分享经验。
我初中是数学物理竞赛一起搞的,但进入高中时学校要求只能专攻一门。由于上海数学高手云集,再加上我高一没有拿到参加数学高联的资格,因此决定把重心放在物理上。
中考后,我用了大概1个月自学完了高考数学和物理的内容,然后按照学校教练的要求直接入手了程书。33届复赛前我刷完了大半本程力,压线拿了省二。
高一的时候通刷了北大《高等数学》上册,舒幼生《力学》,赵凯华《电磁学》以及崔书(没错我没有做程电)。然后数学基本就是跟着校内的竞赛进度走,除了竞赛作业基本不怎么刷题。课内的话除了数学物理作业其它都是认真完成的,成绩大概维持在年级50左右吧。结果高二数学物理一起翻车,双省二……(我当时的目标是数学省一物理省队)
比赛完以后心情低落了大概两周,然后就回归正常了。可能我比较没心没肺。
高二时候基本就把所有精力全部扑到竞赛上,但一定要注意,我是没有停课的!作业也会按时完成上交,尽我努力认真完成。这样的好处是课内成绩不会落下太多,万一自己最终竞赛翻车,还能留一条后路。当时课内成绩大概是年级100左右(这个成绩依然可以稳复旦)。
高二仔细读了好几遍普物,基本每读一遍都会发现一些理解上的漏洞。然后就是题选+国培+试题选+蔡题集萃,并且稍微学了一点点理论力学和电动力学。高二暑假拿到飞签省一一本线,压力一下子就小了很多。
高三数学拿了省一(差几分就省队了,哭泣),物理顺利进入省队。决赛前的一个月,我基本都扑在了实验上。去了质心和复旦和清华的决赛实验培训,其它时间就泡在学校实验室做历届决赛实验题。最后压线进了集训队。
其实我刷的题并不多,只有程力、题选、两本蔡题、半本国培和半本试题选。主要是因为仔细学过普物,所以对知识点的理解比较深刻。按照这几年出题的趋势,我个人感觉普物一定要学扎实,刷题反而是次要的,保证基本模型都见过就可以了。
我遇到过几个同学,刷了很多题,甚至书都刷了两遍,但最终成绩却很不理想的。仔细问了问,发现他们没有系统学过普物,所以遇到新模型会翻车。
锻炼计算能力和准确度有两个方法,一个是刷蔡题,还有就是考前压缩时间模拟(比如压缩到2h)。基本上考前集训一个暑假会有一个突破的感觉,正确率和得分率会有明显提高。
本着对大家负责任的态度,我最后劝退一波~
如果课内成绩不能上985的话,建议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高考上。不要把所谓的对物理的热爱作为理由,竞赛学的内容放在大学里仅仅是一年的知识,而且学得未必扎实。竞赛学得好和以后的科研其实也没什么关系。
无论未来想做什么,一个好的平台都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而现在要做的就应该是实现这个目标,并选择概率最大的道路。每个人情况不同,适合的道路自然也不同,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并且详细地进行规划。自身情况不允许的话,把所有精力全部投在竞赛上,是一种非常不成熟的行为。这不是热情,是任性。
一直以来,质心姐姐都在进行“劝退”工作。之前也说过,学竞赛的两个前置条件:学有余力和兴趣浓厚。毕竟大多数的同学们,最后还是要参加自招和高考,那么学有余力就变成不可忽视的一项。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每个人要走的路也不同,质心姐姐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在属于自己的道路上一往无前,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基于这些原因,今后质心姐姐也会努力地进行“劝退”工作哒~
最后有几点建议与大家分享:
1、尽量不要停课,并且保证课内成绩;
2、一定要重视普物、普物、普物,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3、一本习题集不一定要二刷,但可以错题组卷模考;
4、难题集萃不是必做的;
5、考前一个月保证每天一套高质量模拟卷,模拟效果最好的其实就是历届题,所以平时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分配好刷真题的时间。
6、实验要见多识广,如果有条件最好把普物范畴的实验都做一遍,历届决赛题也要做一遍。国培后的实验也可以想一想,拓宽思路。
希望大家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来清华找我玩呀!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看更多物理竞赛干货
复制 wulijingsai 微信公众号搜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