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镇海中学孙毅凡的物理竞赛金牌之路

0

他力压俄罗斯天才少年,拿下实验世界第一,总分第二,他的物竞之路有什么不同?

上周,第50届IPhO(世界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在以色列举办。中国队派出5名队员参赛,在比赛中中国队表现突出,5人全部夺得了金牌,且团体蝉联世界第一!

其中来自宁波镇海中学的孙毅凡同学获得了个人实验成绩第一,总分第二的好成绩!不仅如此,中国队两名队员还力压近两年国际和亚洲奥赛连创佳绩的俄罗斯天才少年,而其中一名就是今天质心姐姐邀请来分享经验的孙毅凡同学。

(左一为孙毅凡同学)

(左一为孙毅凡同学)

我是来自宁波镇海中学的孙毅凡,在刚刚结束的第50届IPhO中获得总分第二,实验第一。

我的竞赛之路的起点是我的母校镇海中学。在学校组织的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中,我逐渐发掘出自己对物理的热情,并在学校与老师们的引导与陪伴中踏上了物理竞赛的旅程。

犹记得三年之前,那个站在校门口的孩子,他的心里藏着一万个也许,但他的脚下只有一条路。

我和物理竞赛的第一次接触定格在程稼夫老师厚重的两本大书上。毫不意外,在被程书中一道道经典习题精巧的构思所吸引的同时,其中不少物理名词、符号与数学计算对当时的我仍稍显晦涩深奥。无奈,浅尝辄止后,我转而从黑白皮,绿书等较为基础的物竞书籍入手。夯实基础后,再翻开更高一层次的书籍,无疑又是另一片洞天。

时光荏苒,默想时,第一次参加竞赛的场景仍历历在目。在33届复赛中,我折戟于实验考试,与省一等奖失之交臂。遗憾之余,初次参赛的经历也为我指明了前进和提高的方向。

在此后的训练中,我增加了刷题的数量,同时对计算能力和实验水平给予了更多的关注。34届物理竞赛,我如愿入选浙江省队,在重庆举办的决赛中获金牌第80名。

一年后的上海,我站在了上海中学的演讲台上,聚光灯太过刺眼,那一刻,我看不到台下的老师和同学,而三年来经历的种种却蒙太奇般晃过眼前。

在这里想对有志于物竞学习的大家提一些建议。个人经验而已,聊供参考吧。

1、心态

空谈心态也无裨益,不妨从自我认知入手。想想自己究竟为什么学物竞?

长期稳定有效的努力,往往以一个目标为核心。目标的细化和正反馈机制的建立同样是不可忽视的环节。再者,保持自信。适合自己的是最好的。相信自己在进步,而进步的标准不是你身边的人。

最后还是踏实。姑且曲解原意用在这里吧,shut up and calculate。

2、积累

物竞水平的提高亦离不开知识的积累,我想,模型化思维不失为一个好的起点。

在大量习题的基础上,把握其中的变项和常项,提炼出模型加以理解记忆。举三反一,却事半功倍。一便于记忆,二便于解题。

以天体运动为例,虽题目背景、情境、条件千变万化,轨道几何参量与力学参量间的关系却不离其宗,掌握这一核心,许多题目便可迎刃而解。

此外,模型之上的物理思想(如对称,守恒),模型之下的计算技巧(如无量纲化),同样是知识积累中不可或缺的成分。

3、应试训练

解题速度、正确率和答题格式都应加以重视,保证训练。时间分配,答题技巧等,自然因人而异,也需平日里多做总结思考。

大量的模拟考试,有助于发现问题,亦有助于调整状态。所谓把模拟当作考试,考试当作模拟,其实从来不是一句空话。


这三年我有太多想要感谢的人,感谢学校对我的培养,感谢家人的支持,感谢老师的帮助。这里想对我的竞赛教练顾振兴老师多说几句,谢谢您在我失意之时鼓励我,谢谢您在我得意之时敲打我,谢谢您在我困惑之时帮助我,希望今天的我不负您和父母学校的期望。

(孙毅凡同学与顾振兴教练)

(孙毅凡同学与顾振兴教练)

(孙毅凡同学与顾振兴教练)

顾振兴教练

顾振兴教练,本科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博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为原子分子光学,博士期间曾在Physics Review A、Physics Review Letters等杂志发表数篇文章。毕业后回到母校宁波市镇海中学任教物理学科,同时辅导学校的物理竞赛兴趣小组。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看更多物理竞赛干货
复制   wulijingsai   微信公众号搜索关注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