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自主招生的赢家

0

自主招生制度已推行多年,从近几年情况来看,各校自主招生初审通过人数波动仍较大。

  2017初审通过人数相比去年增长3万人

自主招生

相比于2016年,2017年有26所大学减少了初审通过人数,其中南京理工大学减少了2172人,减得最多;

24所大学初审增加人数在100人以内,比较稳定,西安交大、武大、清华等高校均在此列;

40所大学初审增加人数在100人以上,其中不乏北大、浙大、中科大、人大等知名院校;

11所大学初审增加人数在1000人以上,最多的为西南大学,增加了4370人,相比于16年翻了一番。

为什么初审通过人数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虽有部分学校初审通过人数减少,但总体来看初审通过人数增加却是不争的事实。2016年通过90所大学初审的考生人数有10.8万,2017年增长为13.6万人。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点:

1.自主招生考试时间集中,通过多所自招初审大学的学生只能挑选其中一两所学校参加笔试。这就导致了其他学校发放的自招名额被浪费,招不到足够的学生,也完成不了招生计划。

2.部分学校希望通过降低初审门槛的方式扩大优生覆盖面,提升招收到出色学生的概率。

简而言之,高校为了达成招生计划、获得更多优秀学生,这是初审通过人数增加的主要原因。

在条件(如预算、组织能力)允许的前提下,部分学校初审门槛降低对于成绩比较一般的考生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往年没有机会通过初审的同学会因为部分985/211大学初审门槛降低而获得一次额外的机会。

那么,在目前这种趋势下,是否谁都能够参加自主招生?谁都有机会分一杯羹?

想搞定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明白一件事:

自主招生适合哪一类同学?

从政策上来讲,自主招生是高考录取方式的补充,高考面向的考生范围更广,考察更偏向基础,而自招则主要面向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同学。这类同学通常课内成绩不错,同时兼具一些特别突出的亮点,比如获得过五大学科竞赛奖项。

因此高校对于这类同学的考察也会更细致,这也就基本上给自主招生考试定了一个基调,试题会更专业,更深入,同样也就更难。

自招各阶段都会淘汰哪些学生?

初审阶段

每天都会有家长在群里问:“我家孩子物竞省二,能过初审么?”

看得出来,大部分家长对于自招初审都是非常重视的,甚至有的家长认为只要翻过了初审这座大山,后面的事就是水到渠成那么简单。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绝大多数通过初审的同学最终都将会沦为陪跑。

毫无疑虑,初审肯定是成功走向自招降分道路的第一步,但它并不是自招中高校选拔学生最重要的一步。

初审的主要审核标准如下:

1.奖项

2.课内成绩

这两点只要你达到其中任意一点,过初审的几率就很大了。

所以同学们在准备自招时,千万不能将所有赌注压在初审上面。就像之前所说,初审并非难题,之后的笔试才是真正的筛选环节,没有足够的知识深度和知识广度,注定摆脱不掉陪跑的命运,白白浪费机会。

初审幸存指数:

奖项达标的同学:★★★★★

课内成绩优秀的同学:★★★★

奖项、课内均不达标:淘汰

笔试阶段

90%的学校都会有笔试,这也是高校在自主招生环节中最主要的筛选人才的手段。

这个阶段将有60%-80%的考生被淘汰出局。

自主招生笔试题由各高校自主命题,难度基本在高考压轴题到竞赛预赛之间,试题的风格、侧重点等方面往往蕴含着高校自己的特色。

这里以清北为例:

清华自招题目中数理化等科目题量大,学过数学竞赛的同学将占极大优势;学过物理竞赛的同学优势也不小;没学过竞赛的同学几乎没有任何优势。

北京大学自招题目耗时较长,数理化等科目题量较清华少,更重视数学物理思维上的深度和本质上的理解,对计算上的要求不是很高。在面试环节中,面试官也会着重考察同学们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以确认他们是否能适应北大将来的学习生活和更远的未来的工作。

但不管考生被考察的是思维能力还是计算能力,他们想要在限定的时间内答对大量难度超越高考的题目,压力都不小。

因此,如果没有经过长时间、专业的、大量的训练,普通考生在与学过相关科目竞赛的竞赛生同场竞技时,无疑将处于劣势。这也是60%以上的考生在此都会被淘汰的原因。

此外由于部分大学降低了初审门槛,导致笔试阶段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考生想要脱颖而出势必要顾及综合实力、专业能力两个方面。

笔试幸存指数:

竞赛生:★★★★★

深入学习过自招知识:★★★☆

没接触过相关知识:★★☆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自招成功并没有什么诀窍,靠的是长期的积累,想要抓住这个机会获得985/211降分的同学必须要有提前准备的觉悟。

高一同学应以培养兴趣,锻炼能力为主

高一的同学可塑性强、时间充裕、选择机会多。

同学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一门学科,在高考课内学习之余接触竞赛。

例如,打算学物竞的同学在搞定课内成绩的前提下,可以看看高中物理学之类的书籍,培养一下兴趣;也可以开始看小绿本或者黑白皮,学一些竞赛基础内容。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开阔视野,维持学科兴趣。

同学们应该将重点放在学习思维方式、培养兴趣、拓展视野、锻炼分析和理解能力上。至于记忆超纲的知识和计算反复的习题,那都是以后才需要做的事情。

高二同学应着重构建自招知识体系

高二的同学已经没有时间和机会系统地进行思维方式的训练。

在这里我们推荐同学们通过练习具体实例、题目,灵活应用课内知识,构建自招知识体系。

自招的知识是在高考原有知识体系上的某些方面做出一些灵活的延伸,仅仅比高考“多一点”,但正是这多出的“这一点”在笔试中将60%的人斩于马下,所以同学们在学习时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要注意将自招的知识融会到高考的体系中去。

高三同学应将自招高频考点和高考考点结合记忆

高三的同学时间非常紧张,进入下半学期后更需要全力准备高考,因此现在也就剩一个寒假的时间可进行自招知识的补习了。

鉴于自招知识点是高考知识点的自然延伸,同学们在学习时不妨将其与高考考点结合,一举两得。

针对自招,今年寒假质心也开设了物理竞赛基础班,帮助同学们掌握自招难度的物理知识。

面试阶段

能够从初审、笔试中脱颖而出的大部分同学都有机会获得降分,但具体能不能拿到优惠还要看面试的情况。

笔试成绩较好的同学其实不用太担心面试,笔试成绩在面试线附近的同学就需要好好准备了。

目前来说,参与面试的同学最终有80%左右都能获得降分。

面试的具体事项:

1、 面试的时间:有的高校在笔试当天直接面,有的高校会在笔试后发面试通知。

2、 面试的形式:三对一谈话、问答+集体讨论、开放性问题等;

3、 面试题的类型:时政类,个人理想类,专业类等。

其实老师并不是特别关心你是否能够一下就答中答案,他们更关心的还是你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也就是说,只要你能够自圆其说,问题都不会很大。

总结

初审:主要看奖项、课内成绩。

笔试:主要看知识深度、知识广度、解题方法、解题技巧等。

面试:逻辑思维、推理能力、知识深度、知识广度等。

把握好这几点,自主招生赢家非你莫属。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看更多物理竞赛干货
复制   wulijingsai   微信公众号搜索关注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