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2017年本科按照16大类招生

0

日前,清华大学召开大类培养领导小组会议,聘任大类培养首席教授并举办首次首席教授会议,这标志着2017年清华大学大类招生工作正式启动。

清华大类招生如何设定?有哪些特色?大类招生对考生有哪些影响?本文综合进行说明。

据介绍,清华大学2017年将推行“按大类进行人才培养管理”的方案,将在包括北京在内的全国各省市打破院系和专业壁垒,按16个大类招收、培养本科生,清华大学已成立“大类培养领导小组”,由校长邱勇担任组长。

一、多院系专业交叉合并成大类

清华所有纳入本科招生的专业将合并为16个大类,包括:数理类,化生类,人文与社会类,机械、航空与动力类等,除了美术学院、新雅书院、法学院等少数几个学院独立成类外,其余大部分学院的专业都面临着合并、重组。

比如:化学生物类就涉及化学系、生命科学学院、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化学工程系等多个院系。

此外,有些院系的专业还划入了不同的大类,比如化工系的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既出现在化学生物类,也出现在环境、化工与新材料类。

二、知名专家出任首席教授

清华大学日前还召开了大类培养领导小组会议,聘任大类培养首席教授。据悉,每个大类都设首席教授,担任首席教授的都是国内外鼎鼎有名的专家学者。

比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凝聚态物理学家朱邦芬就担任了数理类的首席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大气污染防治专家贺克斌教授出任环境、化工与新材料类的首席教授,他们将直接参与本科生的培养。

三、清华大类招生特色

据悉,清华将按照大类培养重构培养方案,专业上注重厚基础;学生学习上讲究自主性,学校人才培养上追求高质量。

根据培养方案,清华设立了10个学分的自主发展课程,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空间;44个学分的外语、体育等通识课程,以及116个学分的专业课程。

大一阶段,各专业大类的学生将通过学习“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导引课”等,了解相关专业的知识体系、学科发展和应用背景,从而确立自己的学科兴趣,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

四、高校目前大类招生现有情况

据悉,按大类、宽口径招生已经为越来越多的高校所认可,包括浙江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在内的不少985院校都在尝试推进。与此同时,世界多所知名高校也实行类似招生办法。

在2017年高校自主招生中,已经有部分高校通过大类招生的方式来招揽考生,例如:中科大、西安交大、山大、中南大学等高校都是大类招生。

五、大类招生的机会与挑战

机会

(一)增加录取机会

采用大类招生后,学生在填报志愿选择的是大类而非专业,这样考生志愿涵盖的专业数会远远超过6个。一个大类包含过去几个专业,如果学生可以填报六个大类的话,那么就相当于学生填报了十几甚至几十个专业。

学生选择的范围一下子增加了许多,大大提高了学生专业选择的空间。另外,按大类填报志愿,一个大类内部的专业级差消失,专业招生人数也相应增加,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增加录取的概率。

这对压线填报志愿的考生,降低了因几分的差距而和自己心仪的专业失之交臂的风险。

(二)推迟专业选择,减少选专业的盲目性

很多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可能在专业选择上有个大致的方向,但是对该方向涉及的具体专业的细微差别还无法分辨。

一般按照大类招生的学校,在学生进入学校经过一至两年的大类培养后,再实行分专业培养(只能在大类所含专业中选择)。这种招生制度创新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考生在不了解专业的情况下“一选定终生”。

(三)更加贴合学业兴趣

经过一至两年的大类培养,学生已经学习了部分基础课程和学科技能,利用与学长、辅导员、老师的交流加深对各分流专业认识,结合自己的学业成绩和未来规划,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专业分流时再进行一次有准备的选择,尽可能避免专业选择的盲目性。

比如经济学类包含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三个专业,从近年就业情况分析,金融工程专业学生毕业5年后,平均薪资高于其他两个专业,但是该专业应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要求也高于其他两个专业。

(四)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基础知识更加扎实,更能适应就业市场需求

现在就业市场化,大学的很多专业设置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采用大类培养的模式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专业,强调基础能力的培养。

这样,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的比较全面,比较扎实,综合能力比较高,知识面比较广,适应能力也更强。而就业后所需的专业能力可在工作后经过一定时间的培训即可满足要求。

这样避免了在某些专业学习了4年,就业前景不好,但由于只在一个专业学习,知识面较窄,基础知识也不够全面,在就业市场竞争优势小,就业压力也比较大。

(五)拓宽专业人际网络

对于非大类招生专业,学生主要集中在一个单一专业内,而大类招生模式下的学生,同学拓展到多个专业。比如上海财经大学的工商管理类学生,同学会分布在物流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专业领域,可为后续职业生涯发展拓宽专业人际网络。

挑战

大类招生对于广大考生来说,具有许多优势和好处,但弊端也非常突出,主要集中在大类专业分流时,可能难以选到目标专业。

大类招生暂时延迟了学生的专业选择时间,但未来还是要面临如何选专业。按大类招生进入学校后,经过1~2年的学习,将进行大类分流(分专业)培养。

大多高校的做法都是按照入学后的1~2年的学习成绩(学分绩点)排名,设定一定比例进行分流。这样做的结果是,成绩排名靠前的“优秀学生”聚集到“热门专业”,其他学生分流到“冷门专业”。

有些学生可能是为了某个专业才选择大类专业,可在选专业时,受成绩排名等影响,难以选到目标专业;有些学生对某个专业有浓厚的兴趣,但因为成绩原因,也无法选到自己的目标专业。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看更多物理竞赛干货
复制   wulijingsai   微信公众号搜索关注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