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学生 | 韩兆宇:写给今后学习物理竞赛的同学,希望有所帮助

0

梦里江河的话:要在数学或物理竞赛取得优异成绩,需要什么条件呢?我想,首先还是学生自己的天分、勤奋和激情吧,其次是碰到好的竞赛辅导老师吧,第三是有利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吧,第四是合理的学习训练规划吧,第五是临场心态和运气吧。

韩兆宇同学前不久在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中获得银牌,排名靠前,如果上述第五条稍微给力一些,也是可以拿金牌的。我在这里分享他结合自己经历写给后来人的一些东西,希望更多的家长和学生看到,尤其是有志物理竞赛的初三和高一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在这个时候应该有个比较明确的认识和规划了。文中提到的蔡子星老师,当年是从湖北保送北大的竞赛好手,现在是质心教育的首席教学官。文中粗体字是韩同学自己加粗的,原文若还有改动,这里将随之改动。

写给今后学习物理竞赛的同学
作者:韩兆宇 2013-11-08 23:05

写点东西给今后学习物理竞赛的同学,希望能对他们有所帮助。犹豫许久还是和自己经历一起,简单写写吧。

小学初中,在山东度过,理科尚可,但由于省教育政策问题,奥数只接触过一点,和教育发达地区的同学比还是很有差距的。

对于有志于竞赛而且初中学有余力的同学,我认为中考实在是一件比较无聊的事情,初中和高中前的暑假多学一学数学和英语,或者直接开始高中的物理课程,这将会是很占优势的一件事。

高一上学期,刚从外地转来四中,所有事情都在适应,而且因为户口还不确定,并没有明确到底走高考,竞赛,还是出国。所以在被课内搞得焦头烂额的同时,同时开始跟着学校的竞赛小组学物理和信息学两门竞赛的基础课程,还顺便掺和了一些科技活动。此时由于物理没有跟着竞赛班学习,反倒是信息学上花的时间多一些(编程挺好玩的……),对于微积分也零零散散地有了一些接触。

如果你在进入高中时就已经明确了今后大体的方向,那么此时是学习竞赛第一段绝佳的机会,务必把力学的基础打牢。若跟着学校学,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做老师课上讲的和课下留的,自学的话务必吃透基础竞赛讲义(比如我们使用的王建忠集训教材或极有名但没做过的绿皮)。切记现阶段最重要的是透彻理解力学概念、不要留下错误观念,而不是积累那点所谓的技巧(即此时刷题不重要)。同时建议尽早开始对于微积分的学习,特别是新考纲放开对于微积分的要求后,有些通过微元法避开微积分的题目便毫无为之浪费时间的必要。(我身边有很多同学对一些高等的数学工具有畏难心理,我认为这是完全不必要的。对于物理竞赛而言,提前学点东西永远是没有坏处的。)

(高一)寒假,由于准备泛珠的集训,开始跟着李老师学习竞赛(可以说此时算是正式地开始学习竞赛)。记得那时时间很紧迫,匆匆解决了力学的课程以后,练习了几次就过年了。当时请了舒先生讲力学,我由于当时时间实在太紧(觉不够睡……)就放弃了,这点让我一直非常遗憾。年后参加泛珠基础试,稀里糊涂拿了第二名。也因此在新学期转入竞赛班。

假期也是学习竞赛的好时间,可以专心而且有整块时间(我好像没怎么写过假期作业……)。第一个寒假主要是对力学进行巩固和进阶学习,此时可以开始做做高妙了。(高妙我没做过,但是由于同学们都在做,也算都过了一遍,是本好书。)记得当时老师推荐的题书是程稼夫的力学篇,组里也有同学在做(我没做,感觉影响也不太大)。如果跟着学校组织去泛珠的话,要充分利用好这次机会,积累在异地考竞赛的临场经验很重要(其实我想说去香港玩也很重要……)。

新学期,渐渐找到了一点节奏。各方面都在稳步推进。此时为了准备应用物理竞赛,老师开始快速推进电热光原竞赛内容的学习,算是在应用竞赛前完成了高中物理课程和力热电的竞赛课程,同学们考得都很好,我高高兴兴拿了一个二等奖和组内倒数。同时或紧接着就是程先生的讲座和舒先生的电学课程,后来还有针对北京市力学竞赛的力学复习(记得那段时间是最忙的)。由于我的力学基础较差,此时的很多较深内容现在回想起来我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力学竞赛稀里糊涂地考了十多名,不算好也不算差。户口的事情在这段时期妥当下来,我的课内学习也步入了正轨。

高一下学期我认为是我竞赛学习里最没遗憾的,建议也大体参照我的经历即可。即:争取在应用物理竞赛前完成电、热学的竞赛内容和光、原的课内课程,用第一次应用物理竞赛检验学习效果(其实光、原课内和竞赛差别不太大……在此推荐沈克琦的《高中物理学》第三、四本,是很好的基础教材);进一步巩固力学,争取做完高妙的力学部分,用力学竞赛检验学习效果(好吧这个竞赛的题目难度啥也检验不出来……)。对于课内学习和竞赛的协调问题,每个人可能有不同的做法吧,我基本是更加倾斜于竞赛的学习,考前一个星期看看课内,毕竟知道自己的分数去北清没有太大压力对于竞赛而言也是一件好事。

(高一)暑假,分别上了程先生和舒先生的热电光原的课程。老师布置了高妙的递进测试部分,我又没做(此时已经对竞赛这事有点萌生怀疑和厌倦),而是看了一点普物(觉得有意思……)。开学前是赛前集训,开始连续几天做复赛的真题,成绩浮动很大,中位数大概在进队线附近。

高一考前的暑假基本就是针对高一一年的学习进行补漏和巩固,把没有完成的课程完善。这时候如果有条件可以去参加舒先生在全国巡回的假期课程了,听舒先生的课提升非常快,但需要一定的基础。程先生的课不推荐,宁可听两遍舒先生的课也没有必要上程先生的课(不完全是个人喜好问题,话不多讲了)。开学前可以适当开始做初复赛真题了,有一个竞争的氛围是最好。务必珍惜真题,模拟考真题是提升状态最快的(对于出题难度稳定的考试是这样的,但是……)。

高二,复赛前跟着大家一起做完了高妙的模拟赛题,考前捋了一遍知识点就上考场了。复赛理论发挥稳定,拿了第六,实验靠着一个星期从零开始的认真训练(从来没那么认真过……好吧其实也是因为实验挺好玩的),实验第一进了队。决赛前由于种种原因,心态极浮躁,不稳定。加上决赛考查了相对多的力学,第一次决赛以力学三道大题挂零,铜牌前缘收场。不过这期间顺手拿了NOIP的一等奖,也算是对我一年的信息学的学习是个圆满的结尾(要不是编程太费眼睛我还会学下去……)。

第一次考前集训,应当主要是以模拟考试为主。并且趁着整块的集训时间,理论上应当把高妙扫尾。心态一定要放平,刷题不要贪多(认认真真做完高妙的功底已经相当可以了),特别要珍惜真题,毕竟是第一年,还有机会。

第一次决赛回来后,很长一段时间比较懒散,去北大蹭了国家集训队的实验课,然后顺手补了补课内,并且开始上蔡老师的CPHO队班。学了一点点的理论力学。同时期同学们有人做程稼夫书系(力学篇,电磁学篇,讲座),我没做。老师此时课程也暂时比较宽松了,慢慢地复习和进阶电学。

对于高二上学期考完复赛后的时期,我建议可以稍微放松一段时间(学学课内也挺好玩的)。同时对于有志于集训队的同学可以开始刷普物力学和理论力学了。普物力学推荐舒先生的那本(蓝皮),写得非常好,要慢慢做。理论力学(包括下文电动力学)参见蔡子星老师的后竞赛阶段阅读参考分级表。无志于集训队的同学可以开始刷题了,不过书籍方面我实在是没有好的建议(严格意义上说我没刷过题……),大抵程书系列也是挺好的。

(高二)寒假,开始准备第二次泛珠。最后考到泛珠的第十一名,差一分就有奖金了……

同学们此时大多对泛珠热情不高,但我认为泛珠对于有志于国际比赛的同学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可以趁机开始学习普物电光原和电动力学。同时可以开始做一些国际物理赛题(泛珠是参照国际赛题的标准出的,而知识要求超过国际比赛)。普物电光用新概念的就可以,电动力学建议先用郭硕鸿的入门。对于泛珠的结果不要太过看重,与国内竞赛关系不大。

高二下学期,由于上个学期的懒散,此时才开始刷普物力学,同时开始看……费……曼……半个多学期做完力学后(有点慢)就不剩多少时间了,开始做难题集萃。学校进程是从远至近地做复、决真题,甚至是重刷真题。

按照理想化的进程,此学期就应该直接开始做难题集萃了。在之前的铺垫下,做难题集萃的力电光原基本会比较轻松了。若有余力,热学中可用不会的题来带动学习普物内容。真题都要做,但是务必留下三套左右近年复赛和五套左右决赛真题。

(高二)暑假,我跟着学校进程把所有的决赛真题做完了,情况大概是基本稳定在金牌线上。然后刷完了难题集萃,并且是全程上完蔡老师课的唯一一人(我都被自己感动了……)

当从一定高度再回来看竞赛题目的时候,突然开始觉得竞赛这件事其实没啥意思,也直接对做题重复训练的心态有了动摇。其实竞赛如果脱离开保送等等功利目的,从物理学习的角度来看,其实是效率十分低下的。但是作为体制内的产物,这又何尝不是必然的结果呢。

考前的暑假是对高二一年学习的一个总结,并且由于高二一年主要涉及的是集训队内容,需要在开学前开始进行针对复赛决赛的恢复性训练。即前半部分主要是扫尾难题集萃,进行的快的话可以看看国培的电热光学,找点好玩的学学。有时间可以去参加舒先生的讲座。后半部分可以开始刷题找手感了,推荐舒先生的新书奥赛物理题选,知识全面,没有漏洞,几乎是删超纲的难题集萃的集萃讲座讲义,缺点是缺乏同一题型的重复练习,有时可能需要自行找相似题练习。此时可以用三套决赛题快速回归竞赛思路。

高三复赛前,主要是选做奥赛物理题选,加上一些模拟题,可能是没有真题可以练手的缘故,感觉并不好,手感一直没热起来。好在复赛理论还是比较稳定。后来实验的一周准备,心态过于放松了,把很多的精力放在了带着其他同学练习上,没有达到一个好的实验竞技状态。发挥并不好,但最后也算顺利地基本名额进队。

决赛前,我做了国培的力学,并在北京队集训中把北大的某些实验做了第三遍……手感状态什么的都还可以,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不想对第三十届竞赛发表评论,任何不健全的规则在完善过程中总有人要成为牺牲品,没关系,更何况如今的结果只能归咎于自己。

赛前找到手感(计算能力和技巧熟练度)和竞技状态(生理和心理的全面准备)是最重要的,复赛前可以继续做完奥赛物理题选,也可复习高妙,亦可适当地刷一些其他题书,但主要应该通过模拟题、留下来的三套真题、总结之前的错题甚至自编模拟题来提升上述两点能力。决赛前的十一假期建议做国培的力学,理论方面到这个时候也不用准备太多了,考前两套真题练手保持状态即可,要把精力多放在实验上:做1-20届决赛实验题,对其中的设计性内容要熟悉;看21届以后的决赛实验题,主要练习阅读理解能力(北京的复赛实验题一般有可能与近期决赛实验题有关)。

最后,据前辈们的建议,决赛那几天要好好休息好好玩,回来以后尽量提前开始自学,集训队里会压力很大。学长也只能帮你到这了,愿人人能最终对得起自己的努力。

学长也只能帮你到这了,愿人人能最终对得起自己的努力。

最后的最后是一句广告:

蔡子星老师,蔡子星老师,中国最著名银牌教练,助你顺利走上银牌之路!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看更多物理竞赛干货
复制   wulijingsai   微信公众号搜索关注

 

Comments are closed.